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监狱新闻

用爱坚守 并肩同行 | 他们,是甘苦与共的花都监狱双警夫妻

时间:2019-10-14   来源:本网   访问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历史翻开了新篇章。随着国家法治建设的发展,花都监狱也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从“一矿”、“一所”、再到现在的“花监”,从荒山野岭里的泥砖瓦房到如今整洁明亮的现代化监狱,一批批监管工作民警日复一日坚守在菠萝山下这一方阵地。其中,有一种特殊的“组合”,既在工作上并肩作战,亦在生活上携手同行,他们把人生的全部都投入到监狱事业里去,同时把爱与奉献深深融进自己的血液之中。他们,是花都监狱双警夫妻。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旧监狱体系开始了全面接管和整顿改造。根据第三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三个为了”方针,1952年,经广东省广州市政府同意,在花县赤坭钟洞山成立改造矿场,对内称广州市公安局劳改处第五大队,对外称新生石矿场,主要从事垦荒开矿的生产建设事业。

  新生石矿场采挖现场

  五六十年代赤坭石矿场干部值班室

  新中国劳改工作创建初期,劳改干警主要来自军转干部、青年知识分子和技术骨干。赤坭新生石矿场干警主要从广州市公安系统内部抽调人员组成。1952年,第一代“一矿人”为了共同的理想信念,开始扎根于新生石矿场,在偏僻艰苦的环境中白手起家,组织罪犯开展劳动改造。

  由此,花都监狱近70年曲折发展历程,就此徐徐拉开了序幕。


  01


  我们那年代思想很“红”的!

  蔡炳光和庄凤娇是高中同学。1969年4月,双双高中毕业的蔡炳光和庄凤娇响应毛主席号召,下乡到海南岛参与边疆建设。虽然分属不同的团,但他俩还是因为共同的理想信念走到了一起。1972年,广州军医大到海南建设兵团招生,庄凤娇凭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这个宝贵的进修机会,从知青办的文员蜕变为医生。

  一排正中为在军医大就读的庄凤娇

  尽管分隔两地,但爱情却因此更显坚贞。三年来就靠着一封封书信维系,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仍执着认定彼此。1975年,庄凤娇从军医大毕业,蔡家人坐不住了,迫不及待地催促他们结婚,两人却愣是顶住了双方父母的施压,只因为早在高中毕业时他们之间就有约定:“要先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抓紧运用到为人民服务中去,结婚的事情以后再考虑。”就这样到了1976年,双方的工作都走上了正轨,蔡炳光和庄凤娇才正式领证完婚。

  “我们那个年代思想很红的!”看到我们惊讶而又钦佩的目光,庄凤娇笑着说。“党培养我们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学有所成,我们不能在关键时候一心只顾儿女情长,必须首先回报人民、回报党。回顾从医几十年,我敢说我能做到问心无愧。”

  蔡炳光和庄凤娇的结婚证书

  蔡炳光对妻子的这番话深表赞同:“讲到工作,我还是很为她自豪的。当时我们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而更难得的是,她有能力、有爱心、能吃苦,对本职工作任劳任怨、心无旁骛,很值得年轻人学习。”

  在海南支边结束后,他们辗转在英德华侨茶场、省华侨铝制品厂等单位工作过,最后被调到环境最艰辛的赤坭第一石矿。在一矿,蔡炳光先后任职大队教导员、副政委、副所长,庄凤娇任医务所所长。夫妻合力把一矿的所政管理和医疗卫生打理得井井有条。

  在劳教时代,因为受劳动环境和设施条件的制约,对劳教人员的管理非常粗放。当时的逃跑率很高,这让其他真诚改造的人连带着也受到不少偏见。但蔡炳光和庄凤娇立足于本职工作,坚持给予劳教人员基本的人格尊重。蔡炳光当大队教导员的时候,坚持因材施教,积极发掘劳教人员的才能。庄医生给劳教人员看诊施救总是严谨细致,对急重症患者的抢救冷静准确,不怕脏不怕累,从未出过任何一项医疗事故。当时的劳教人员都对蔡所长和庄医生感念在心,就因为他们尊重劳教人员。

  “生命不分贵贱。不管是什么社会身份,我们总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这是蔡炳光夫妇在劳教工作上的一贯信条。

  02


  献完青春献子孙

  1980年,当兵4年的陈桂添复员,进入赤坭石矿工作。1983年,司法系统改革重建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历经几十年坎坷发展的赤坭石矿正式由广州市司法局接管,更名为广州市第一劳教所。

  一所初创时期,工作环境和设施条件与原来并无二致,仍然是偏僻闭塞、原始落后,各类罪犯鱼龙混杂。陈桂添在一所工作的前几年,连一套正经的制服都没有,“每天身上套上耐磨的帆布军服,带个藤帽,就顶着烈日进矿山劳作了。”

  在矿场带班的干部压力是非常大的。陈桂添当时在五大队任教导员,对待工作非常严肃,有威信、有魄力,无论出什么事都镇得住场面,对罪犯起到了不小的震慑作用。

  八九十年代干警带领劳教人员进入石矿场开工

  陈桂添是赤坭本地人,因为一所环境出了名的落后艰苦,干部的工资待遇也普遍不高,没多少本地女孩看得上。他的姐姐和罗发任同在狮岭镇一家企业上班,就牵线介绍两人认识。见到罗发任的第一眼,陈桂添就对这个温柔娴静的姑娘心生欢喜,踌躇了一段时间,在矿场晒得又黑又瘦的陈桂添还是向罗发任坦白了爱意。“我们家里很穷,兄弟姐妹又多,我人也长得不好看,但你如果不嫌弃、不怕苦的话,我们就一起过吧。”罗发任被他的真诚打动,答应了陈桂添。就在相识两个月后,手都不曾牵过的两人便迅速领证结婚了。后来在当时政策的支持下,罗发任通过考试转干到一所七大队做内勤,善良、勤快又细心的她人缘极好,一干就是二十年。一家人同在一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艰苦的岁月里依然把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陈桂添和罗发任的警服照

  婚后的陈桂添和罗发任住在赤坭,后来又搬到了单位后山的平房。尽管家离单位这么近,却因为晚上都要留守值班,陈桂添一个月就只能回家一两趟。对于丈夫以工作为重、以单位为家的举动,罗发任从无怨言,只是默默地一肩头挑起家里的所有担子。婚后一年多,他俩有了孩子,可是家里没人能帮忙照顾,罗发任只能每天骑自行车背着孩子去上班。八十年代工资水平都比较低,生活拮据,就自己在家做些缝补手工,做些书包等手工品趁墟日卖点钱帮补家计。“奉献、牺牲,那个时候根本没有这些概念。只是那个环境下,人人都是这样做的,我们心里也认为这样的付出理所应当。”

  回忆过去,夫妻俩感慨万分。属于自己的时代仿佛是最艰难的时代——当兵时碰上中越战争;谈恋爱碰上晚婚政策;工作时碰上下岗潮;要孩子的时候又碰上计划生育……但同时又仿佛是最好的时代——人们心思朴实单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同事邻里间关系融洽和谐,不需太多隔阂和防备;不过分追求物质,勤劳乐观积极,容易满足;爱情观纯粹实在,仅靠感情和默契就能相濡以沫一辈子;将集体放在首位,人人乐于奉献,幸福感强。对于他们这一代人,后人用一句玩笑话“献完青春献子孙”精准地作了总结——陈桂添夫妇的儿子接过了父母的衣钵,成为了一名警务工作人员,继续在花都监狱挥洒热血青春。

  03


  “旧观念”碰撞新时代

  1992年,曾振林从部队转业到当时的广州市第一劳教所任副队长。没过多久,另一个军转干部也转业到同一个大队,曾振林去帮忙搬家,第一次见到了这位干部的侄女。他和朱凤芝就这样认识了。说到彼此见面的第一印象,朱凤芝笑言:“因为他头发短短的,长相又比较老成,第一次见到他还以为他是劳教。”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朱凤芝觉得这个人沉稳老实有安全感,有意无意地和曾振林越走越近。

  一次下班,看见朱凤芝在一所宿舍前等待身影,曾振林终于忍不住捅破了这层窗户纸。“我就问她,你是不是喜欢我。她也很大方,直接承认了。于是我们第二天就去找组织开证明准备领证结婚。”当时政治处的副主任找他们谈话,看他们这么年轻,突然就说要结婚,难免多问了几句。性格耿直的曾振林有点着急了,生怕这婚结不成,接连抛出三个问题:“我和朱凤芝都届满结婚年龄吧?符合晚婚政策吧?我俩也没有血缘关系吧?既然都符合结婚条件,还问那么多干嘛呢!”政治处副主任被他反问得哑口无言,哭笑不得地把结婚证明开了。

  九十年代的一所监管区

  90年代正处于新旧时代的交替之中,彼时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已吹遍神州大地。1995年,一所对劳动项目开始了转型升级,逐渐收窄矿石生产的比例,将项目逐渐转移至室内加工业。管教压力的骤减、警囚比例的提高、管理制度的规范化等,一切都发生着喜人的变化。但新事物的不断产生让年长的老同志难以迅速习惯,工作的重担就都落在了适应能力相对较强的年轻干警身上。

  “我们当兵出来的,在部队接受的教育都很正统,基本还是沿袭老一辈的旧观念,以工作为重。在我当时的意识里,与建设‘大家’相比,‘小家’简直不值一提。”婚后的曾振林并没有过多的改变,家里的大小事情都丢给妻子,自己基本不管不顾,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开始时朱凤芝还会有点抱怨,想说服丈夫多点顾家,直至后来她也调入一所,近距离接触丈夫的工作后,就慢慢放弃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有力推进,社会的发展形态、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变。打工潮开始兴起,经商致富逐渐形成主流,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些新的时代特征和思想风潮更是如潮水般涌来,让曾振林一时间难以接受。千禧年过后,在新事物滋养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纷纷走上工作岗位。利用科技,他们轻松做到了许多前人夜半挑灯也做不到的事,在出色完成工作的同时也把个人生活经营得有声有色。曾振林这时才发现,自己的思想好像已经落伍了。

  一所矿场的最后一瞥

  当曾振林回过头来想体味家庭的温馨,却发现自己的孩子早已长大。他已经错过了陪伴儿子成长的过程,在孩子的教育培养方面也缺席多时。时代更替加上长期缺乏沟通,儿子对待事物的思维方式和自己完全不一样。这时候曾振林终于感觉到后悔,开始了自我质疑,“难道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必然伴随着个人主义的兴盛?旧观念所强调的敬业奉献,在新时代下就一文不值了吗?”

  儿子用人生道路的选择回答了他的问题。大学毕业后,曾振林的儿子到父亲的单位当了一年时间辅警,坚定了自己的志向,选择应征参军。入伍时,他向街道办及部队领导表明了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决心,主动提出想要被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在三个月的新兵训练期里,他拼搏坚持,减掉了57斤体重,原本偏胖的身姿变得利落矫健。这样的思想觉悟和行动力让所有人刮目相看,当然也让部队出身的父亲更感欣慰自豪。曾振林终于释怀。原来,优秀的品质和精神,并不会因为社会变化和时代更替而变“旧”。只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爱国”“敬业”“奉献”这些词汇,会有着新的表现方式。

  04


  搭上信息化的高速列车

  彭振辉现任花都监狱特勤监区副监区长,是信息办的骨干力量。但如果翻开他的档案,你会惊讶地发现,他大学读的专业和监狱警察的职业完全吻合,却和信息科技几乎毫不相关。2002年,彭振辉从司法警官学院狱政管理专业毕业,通过公务员招考进入省少管所狱政科工作。后来又先后在教育线、刑罚线、办公室轮岗。提起现在的信息科技工作,彭振辉认为是兴趣所致的机缘巧合。他从小就接触电脑,从打打游戏、学学制图,到编制Flash动画、研究数据库、捣鼓代码修改网页,无形中吸收了许多经验和全面的IT专业知识。

  参加工作几年后,彭振辉开始考虑婚姻问题。2006年通过同事的介绍,与省女子监狱的教育骨干张荣琴相识于羽毛球场上,一个广东男孩和一个北方女孩就这样结缘了。恋爱中的男女连空气都是甜的,彭振辉会花十几个小时做Flash动画逗张荣琴开心,张荣琴为了彭振辉开始习惯早餐吃汤粉汤面。2007年正式结婚后更是恩爱有加,还拥有了一个健康活泼的女儿,和一双可爱的龙凤胎。

  2019年,花都监狱通过司法部“智慧监狱”验收

  2013年,花都监狱正值转型建监的重要节点。当时劳教制度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一所在一段期间内反复探讨转型方向,戒毒所、看守所等职能都进行过尝试,最后经上级部门一锤定音,决定在广州市第一劳教所原址旁新建广州市属的第一所监狱。从一个偏僻落后、一无所有的劳教所,到一所现代监狱的跨度不可谓不大,广州市司法行政系统对此高度重视,人才、资金的投入力度空前,彭振辉正是在此时被调进花都监狱,为新监狱的信息化建设带来技术支撑。

  彭振辉这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到岗后马上面临第一批罪犯的收押任务,花都监狱旋即启动了信息化进程。信息办全体成员联合各业务线干事马不停蹄地奔赴省内其他监狱单位进行调研,汲取各业务系统的应用经验,开始构建自己的信息化体系。2013年年底,软件开发商开始进场安装,信息办的同志们紧绷着神经,全程提供硬件保障及技术支持,将省属监狱成熟使用中的各项系统被逐一移植过来,又花了几个月时间试运行,就这样一点点把花都监狱建监之初的科技短板补齐,顺利完成了信息化系统的对接落地。到2016年搬迁监狱时,监管业务系统已经运用得相当成熟了,加之新监狱的建设标准高,从硬件到软件更新换代再上新台阶,花都监狱的信息化建设水到渠成地走到了全省前列。2019年,花都监狱通过了司法部“智慧监狱”的验收,真正做到了“向科技要警力”。

  彭振辉与孩子们的快乐时光都被张荣琴细心记录下来

  从千禧年初的单机版监管资料数据库,到06年左右各业务系统开始联网,再到信息安防的全线接入,最终形成一体化的监管体系,广东监狱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之路经过了十几年的积累。正是有此作为基础,花都监狱才能从高起点顺利出发。见证着一路走来监狱事业的飞速进步,作为信息工程人员的彭振辉和心矫教育业务骨干的张荣琴颇有感触。“记得我02年刚到省女监的时候,基层只有纸质台账。要查个资料,经常要科室监区不断两头跑腿。伴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一路走来,心矫工作也在同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6年调到花监时,看到花监新建的心矫中心如此宽敞、专业、设施齐备,感受得到新监狱做好做强的决心与用心,这宝贵的一切来之不易,深深振奋了我。”

  科技手段在工作上帮助我们释放了很多人力,大幅压缩了时间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化时代下工作和生活已经不再矛盾,人们对于家庭生活也开始重视起来。“在把本职工作做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照顾家庭。两者都要兼顾好是最基本的要求,我认为任何一方面做不好都是一种失败。在陪伴和教育孩子方面我们总是尽量亲力亲为,夫妻俩权责相当,双方根据实际状况和需求做好角色分配,打好配合。”和三个孩子一起的时光总是占据了彭振辉和张荣琴的大部分业余时间,看着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就是他们夫妻最大的幸福。

  05


  梦想和幸福都要大胆追求

  2016年,花都监狱正式整体搬迁至新建区域,比旧监区面积扩大了数十倍,设计规模更不可同日而语。这座全新的中度戒备现代监狱,警力和专业人才大量紧缺。这一年,花都监狱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社会招警,共112名覆盖各个专业的大学生披上了警服,带着梦想和憧憬走进了花监大门。

  黄景和刘嘉敏就是这112名新警中的两个。新警培训的时候,两人不在一个班,第一个月过去,彼此还互相没见过面。一次偶然的训练间小憩,黄景发现了这个让他眼前一亮的女生,瞬间被深深吸引,总在人群中搜寻她的倩影,并四处打听女生的消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要到了刘嘉敏的微信,自此展开了热烈追求。“当时他加了我的微信,聊没两句就开始表白,我完全被他弄得哭笑不得——大哥我还认不清你是哪一个呢!”回想起第一次接触,刘嘉敏被黄景的直接震惊到了。黄景笑着回答:“你这么好,我怎么知道我的竞争对手有多少?我当时得先让你知道有我这个追求者的存在,让自己在你考虑对象的范围内争得一席之位,不然你马上被别人追走了怎么办?就等于一场比赛,我得先把名报上。参赛资格到了手,然后再慢慢努力争取夺冠啊!”

  一排左二为新警培训时期的刘嘉敏

  新警培训结束,黄景和刘嘉敏在进入工作岗位的同时,也确定了恋爱关系,一年以后完婚。当被问及新的职业生涯和新的感情关系同时进行会不会有什么顾忌的时候,黄景显得十分坦然:“梦想和幸福同样重要,都应该大胆去追求。两者能同时出现,那是命运对我的恩赐,当然要第一时间好好把握好好珍惜。这样的机会稍纵即逝,容不得一丝犹豫。”

  作为年轻血液,这一批新警的加入使花都监狱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充沛力量,发展态势欣欣向荣。对于工作,他们有着不一样的热血与激情。新生代监狱警察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的确越来越好,但这不代表他们就会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多元社会下,人们接触的信息多了,考虑的面就更广了,目标定得更高更远,奋斗的方向和以前相比也会随之转变。“受条件所限,过去的精力全放在如何管得下、跑不了,而现在我们会想怎么才能把罪犯教育好;过去只能把目光放在监狱内部这一亩三分地,现在我们会留意国内外的时事政治和社会民生与自身工作的联系。我们会关心现代监狱是否能被社会大众正确认知,会探讨近年人性化管理的要求和监狱服刑惩罚性之间的矛盾,会思考怎样才能切实提高改造转化率降低再犯罪现象,会调研网络社会舆论对现行法制和执法者形象的影响……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至于谈及对未来的展望,夫妻俩默契地摸了摸嘉敏的孕肚,相视一笑。在本文发稿之时,黄景和刘嘉敏的女儿已经出生,可爱的孩子身上被寄予了无限希望。梦想与幸福在此刻都已牢牢系于手中,人生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属于他们的美好未来才刚刚开始。

  远离矿山塘底多年,“塘底精神”却从未消逝,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继续发光发热。曾经傍山而立的半弧形矿坑,现已变成一片静谧如镜的绿湖,默默见证着花监警察把塘底精神传承了一代又一代。这种忠诚、奉献、乐观、坚守的优良传统,仍将在花监未来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延续,时刻提醒着每个“花监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监狱简介 | 交通指引 |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广东省广州花都监狱    联系方式:020-62310223

备案编号:粤ICP备20011595    网站标识码:4400000113   

粤公网安备 44011402000241号

技术支持:佛山市国迈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0757(020)-8112 6612

手机版门户网站